悟光上師略歷

家世

悟光上師,法名悟光,字全妙,傳臨濟宗竹溪寺眼淨老和尚暨日本佛教真言宗高野山派金剛峰寺中院流法脈,為台灣佛教真言宗五智山光明王寺第一代傳燈大阿闍梨, 上師俗姓鄭,台灣高雄縣內門鄉人,生於民國七年十二月五日,離開娘胎落地之時,即頸纏臍帶、兩膝跪地、雙手握拳,有如僧人頸懸念珠,雙手合掌拜佛之勢,實慧根夙備乘願再來者也

上師幼學時,即聰慧過人,靈動機巧,同儕間嬉戲,每裝扮佛道禮拜儀式模樣,顯現出善根宿植。於國校五年級時,即向當時學校日籍老師預言:將來收音機會如香煙盒般大,可置於口袋;在家中高坐即能欣賞電影,不必去戲院;打電話不必經交換機接線,全世界到處都可以通話,並看到對方真面目;電線將全面地下化;又言會發明人體分解術,將人光化,瞬間往返各地,實輕而易舉事,所言之語全證諸事實,無不令人訝其巧思慧心,不與俗同之獨特卓見。

出家因緣

上師從小即精嫻美術及手工藝,尤其竹編堪稱一絕。及長,為宮廟建築設計,善根萌發,因而嚮往仙人修道,開始專研丹道精義,飽覽道書經典數百卷,習道家養生靜坐,煉丹辟穀之術。為方便訪師問道,遍歷各地,隨船遠至南洋諸邦,行腳所至,習得各種仙家秘術,經多方研煉,始悟從前錯用心,而『煉丹其實就是煉心,心定名結丹』。因此遂引發由道皈入佛門之思,於四十歲(民國四十六年)依止台南竹溪寺眼淨老和尚薙髮染衣出家,苦參禪法,力求究竟。復民國五十六年受具足戒於臨濟寺。 

修學過程

上師力慕高遠,志切宏博,勤閱藏經,苦參禪法,諸方耆宿,莫不讚獎。其後隨貢噶老人-申書文,再習藏密。然而上師虛懷自御,不自滿意,竟而獨入六龜深山,結茅荒澗,抑志深修,持咒閱藏窮研諸家典籍,親證歷代法案,於禪錄之外,兼及語疏,復及密部。悟密旨所寄,不在簡冊,若欲求融,應當另行築求。

遊學

上師於六龜深山閉關閱藏時,知有絕傳於中國之真言宗,廣佈日本已達千餘年,期間國內頗多高士欲赴日習法,或不得其門而入,或未獲其堂奧,雖於民國年間或有弘傳,然以中輟。故發心親往日本求法,遂於民國六十年六月遠渡東瀛,入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依中院流宣雄大阿闍梨攻習金胎兩部,三昧五觀,刻苦修證,獲阿闍梨位,並嫡傳中院流,登第五十四世傳法大阿闍梨位,從此真言法脈再回流此土。

受階

民國六十一年,上師獲授『大阿闍梨』位,返回台灣,勤於弘法教化。先後分別蒙高野山真言宗管長大僧正『高峰秀海』頒授『大僧都』之位,管長大僧正森寬紹,再授『少僧正』之位,並應允披紫色衣之榮耀。民國七十年,以【生活禪】一書,獲美國聯合大學夏威夷太平洋學院頒贈『榮譽哲學博士』學位及創建道場。

重建竹溪寺及創建道場

民國六十年二月三日,眼淨上人緣盡示寂。臨入滅,囑咐上師全力重建竹溪寺,上師應諾。從民國六十三年起,辛苦策劃。披星戴月,個中辛苦,實難以言語為外人道,直至民國七十一年,竹溪寺重建功竣,完成上人囑咐。從此,專心創建弘揚密教道場。

出家因緣

上師六十一年返台後,隨即於竹溪寺『一真蘭若』(後易名『妙明精舍』)開壇傳授真言教法,並成立『佛教佈道所』,展開各地講經弘法工作。翌年,首創道場於台南,適有信眾捐贈『龍山內院』為密教佈教所,經整修後,於民國六十三年落成啟用,即為今日之『真言宗光明王寺台南分院』。民國六十九年,因信眾日益湧增,又於高雄市左營購屋創立『真言宗光明王寺高雄分院』。民國七十年,於美濃鎮建『造化廬』為龍肚道場,真言宗總本山籌建工作因之露出曙光。上師願力弘深,佛力加被,民國七十三年,有人建言,內門旗山交界,向稱明秀,識者許為聖域,既謀弘大法,可藉以為基地,故請之臨鑑。 上師乃偕眾往觀親視,登臨展望,大加讚許,且說偈言:

左旗右鼓峙楠仙 涼傘高聳入西巔 龍吟雨化圓潭月 虎嘯風雲岫口煙 玉梳撓起東方日 祿馬交騁護八邊 威音留下空王地 鎮在五智山中天 

吟畢,告示隨眾:我初得法之時,於東瀛金剛峰寺發願,誓持所學,歸還我土,重興密法,追繼唐朝開元盛期;及歸國以來,開教所、設講院、立道場、不遺餘力,今日遇此佳壤,堪充瑜伽密教重振之基,何其幸運!希望諸君共同於此創立密宗根本梵剎,為我密宗開別生面。上師遂將此地命名為『五智山』,全名為『五智山真言宗光明王寺』台灣總本山。隨眾遵聆教言,連袂奮起,集資糾力,開荊闢棘,合力墾植。於七十九年三月動工,十年間,光明王寺從地湧出,萬佛寶塔凌空顯姿,民國八十八年十月大殿工程竣畢。上師於開山期間,為弘法利生亦奔走各地,先後又於台北、香港二地分別設立了『光明王寺台北分院』、『光明王寺香港分院』。

講經授法

上師弘法佈教,除講解密法經軌外,又分別傳授維摩詰經、永嘉大師證道歌、參同契、肇論、般若理趣經等。於四眾弟子,就根器所宜而施化導,倡四皈依,授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護摩等四度法,標即身成佛、傳頓觀現證三摩地法,其他各種三摩地法無數,受益弟子感同再造,尊為法身父母。四皈依弟子逾數六千,四度灌頂阿闍梨弟子計二十屆共三百零五位,私誼弟子亦不知凡幾。

文化涵養

上師不僅顯密圓融,亦嫻熟道學,本身文化涵養深邃若淵,平素除弘法利生,教導徒眾,對於來訪之文人雅士,亦相待以禮,並常與書畫名家交換心得,互研觀摩,上師一手大毫及小品行書,冠絕群倫,教眾偶一得之,皆視如珍寶,上師知悉,遂每年印製墨寶月曆饋予,教眾於觀覽之餘,得以體會上師墨寶淋漓滌蕩之真髓,身心兩益。

上師曾與臺灣時報合辦『文藝作家南北大會師』之活動,與會作家多達兩百餘,諸文人雅士在讚嘆本寺為人間福地外,亦對上師之宗教精神、文化涵養大為欽佩,皈依上師之教眾不乏國際上極具知名度之詩人、作家,可謂濟濟名士,無分內外。

興辦事業

悟光上師嘗竭力提倡興辦宗教事業,本寺承傳真言宗密教佛法大任。因之, 上師對其『弘法利生』事業頗有期許,曾訂六大理則與九大綱目做為目標。今概舉其要目如下:

一、六大理則
 (一)、以善巧來利益社會。
 (二)、以活動來長養愛心。
 (三)、以生活來發揮價值。
 (四)、以精進來自由創造。
 (五)、以肯定來活現一切。
 (六)、以光明來美化人生。

二、九大綱目
 (一)、承傳佛陀真言密教,弘揚純正密法真義。
 (二)、輔導大眾專宗研修,開發理智佛法真義。
 (三)、實修佛法,應合時代需求。
 (四)、辦教育事業,培育僧俗續佛命脈。
 (五)、辦文化事業,宣揚教義淨化人心。
 (六)、辦弘法事業,長養大眾愛心,引導向善。
 (七)、辦慈濟事業,濟人危困。
 (八)、培養國際弘法人才,到各地傳播佛法。
 (九)、提倡寺院福利事業,謀求生活自給自足。

本寺即依上師之指示,循序以漸,一一規劃並付諸實行,以期 上師之旨意並得臻於美善境地。

最後教誡

上師於大殿竣工,自感體力日衰,回溯往昔:自東瀛得法以來,重興密法、創設道場、設立規矩、著書立說、教育弟子……等無不兼備。而今嗣法有人、脈傳有據,便著手安排嗣法弟子接位事宜。大殿於八十八年十月七日落成,弟子釋徽定同時晉山接任住持,上師傳法偈言:

是法非法無非法
有相無相皆實相
身心不二原性空
何有罪福生死法

上師更向大眾警策曰:

‧身為苦本
‧心為苦主
‧欲為苦具

「凡我等發心出家研修佛法者,期能開悟引導眾生皈入佛道為目的,故必須遵守寺規之生活起居,塑造無上之僧伽形象,以身教、言教來醒化群眾,自己方能對得起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朋友之從來恩惠,亦不違出家之初衷,才可以引起社會大眾之尊重。一切皆從社會信徒佈施所賜,以修行來報答大恩,故不可存有貪圖私慾,要摒棄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知而故犯,自心之惡業潛意識即無法還本來無染之白淨識。苦痛是自作自受的,不斷要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方得化三毒為大心功德。現象之凡軀剎那不住,病老死迫在眼前,未得歸趣者好自省之,一失人身萬劫難復也。」上師並向弟子們說:八十九年若現病象,或將入滅。

未盡功業

上師一直念念不忘,設立一基金會,招募科技、文學、建築、醫學……等五明精通及宗教情操兼具的青年才俊,積極投入研究真言宗密教之光與生命的關係。蓋到達地球的日月星三光能,轉為生命能,孕萬物之命,長萬物之身,養萬物之體,萬物復發身光明,而法光明,當體凸顯光與生命玄妙關係。期望能再開顯出另一層次的宗教領域。只嘆世緣無常!

圓滿入寂

上師於各項志業,交付完畢後,告示大眾:心已無礙隨時離去可也!民國八十九年三月二十日示疾,直至七月十六日上午十一時五十五分,在本寺遍照講堂,四眾弟子暨族親尊侍在側,圓滿示寂,享世壽八十三歲,僧臘四十七,戒臘三十五。

五智山光明王寺 高雄總本山

© Copyright 2018 五智山光明王寺 - All Rights Reserved